“金九”本是玻璃的傳統需求旺季。但今年9月,玻璃市場卻呈現“旺季不旺”,價格連續走低。
14日,玻璃主力合約日內一度大跌5%,刷新主力連續合約自今年5月份以來的低點至2354元/噸。
需求旺季“成色不足”,成為玻璃價格持續走弱的主要原因。盤面數據顯示,截至14日收盤,玻璃主力合約期價已較今年7月創下的3163元/噸高點回落25%。
據行業機構隆眾資訊介紹,自玻璃原片價格漲至高位后,需求端加工企業受運營成本增加影響,囤貨意愿偏淡,剛需拿貨為主,疊加下游終端客戶資金受限,近期訂單情況無好轉跡象,均已承接短期訂單為主,隨著原片廠多數廠家庫存連續上升,下游觀望情緒愈發濃厚。
國投安信期貨周小燕也指出,今年8-9月份玻璃現貨表現不及預期,旺季成色差,下游資金緊張,采購情緒弱,廠家持續累庫,按隆眾數據統計,目前同比已經高于2019年水平。
雖然壓力不大,但整體市場情緒弱,加上最近華東地區臺風暴雨,華南地區疫情再起,預計運輸和深加工開工或受到一定影響,本周將繼續累庫,而后期是中秋和國慶假期,行業大概率延續累庫,9月現貨難有改善。
南華期貨何杭瑩分析稱,前期房地廠市場竣工項目較多的短期需求拉動,玻璃市場出現淡季不淡的情況,令市場對“金九銀十”傳統需求旺季預期較好。
但進入9月后,玻璃下游實際需求未達到預期的增長。
工信部價格會議對于市場預期造成擾動,“三道紅線”政策影響之下地產企業資金趨于緊張,下游深加工企業訂單執行難度增加。
同時,原片高價,令下游多按需采購,囤貨意愿較弱;加上疫情影響,下游開工率也受到一定影響。旺季啟動不暢,玻璃廠家庫存已經連續五周累積,對市場情緒影響較大。
與需求端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今年二季度玻璃價格大幅走高,行業高利潤驅動下,不少產線投、復產,玻璃供應端則產能持續增加。
據周小燕介紹,截至目前,今年新增4條生產線,產能增加2900噸,復產點火14條線,產能增加9250噸,冷修8條生產線,產能減少5300噸,產能凈增加6850噸,占總產能約4.2%,目前在產產能169320噸,處于歷史新高。
從后續計劃安排來看,2021年還有5條左右浮法生產線點火,產能大約3000-4000噸左右,占總產能約2%左右,而冷修的生產線,目前行業利潤好,預計大概率會延遲冷修,產能或小幅增加,但壓力不大。
南華期貨何杭瑩則進一步指出,前期平板玻璃價格過高過快上漲,主要是市場供給不足何需求短期過快增長間的矛盾導致。
高利潤刺激下,企業主動進行停產檢修的意愿降低。子啊政策影響下,現有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,冷修的生產線加快復產,預計后期產量仍有上升空間。
供增虛弱背景下,隆眾資訊的統計顯示,截至9月9日當周,全國樣本玻璃企業總庫存2517.82萬重箱,環比上漲2.33%。
不過,兩個月已經跌去逾25%的玻璃是否還會“一瀉千里”?
“旺季成色差,現貨持續累庫,下游訂單一般,加上能耗雙控和福建疫情再起,玻璃期價出現大幅回落,目前基差歷史新高,做空安全邊際不高?!敝苄⊙嗵崾痉Q。
行情數據來看,據隆眾資訊,14日,全國玻璃均價報3066元/噸,環比下跌0.02%。按照14日玻璃期貨收盤價計算,基差達689元/噸。期貨深度貼水,暗示著短期“追空”的風險也在上升。
綜合來看,在基本面利空因素較多,且中秋、國慶假期臨近的背景下,玻璃現貨難轉好也基本成為業內共識,期價弱勢運行的態勢或仍將延續。